OLED原理、特性、類型及應用
當OLED顯示器件成為主流時,設計工程師也面臨著顯示技術進步的壓力。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器件正逐漸進入主流顯示市場,它具有厚度薄、功耗低、能夠顯示亮度高和色彩鮮艷的圖像等優(yōu) ..
當OLED顯示器件成為主流時,設計工程師也面臨著顯示技術進步的壓力。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器件正逐漸進入主流顯示市場,它具有厚度薄、功耗低、能夠顯示亮度高和色彩鮮艷的圖像等優(yōu)點,并具有對任何物體進行全彩色顯示的能力。
OLED顯示原理 一個OLED器件由位于金屬電極之間的一個或多個有機夾層構成,其中一個夾層必須是透明的。有機夾層是一個高度無序的非結晶薄膜,通常表現為不同分子能級——占據分子軌道的最高能級(HOMO)和不占據分子軌道的最低能級(LUMO)。發(fā)射電子的陰極應該具有低工函數,這使得它的能量約束在低能級上:在陰極和LUMO之間的良好能量匹配意味著當發(fā)射電子時沒有太多的能量損失。 OLED有厚度薄、功耗低、可視角度寬和顯示亮度高、色彩鮮艷等優(yōu)點 由于兩個電接點之間費米能級的對稱,OLED電極之間在熱平衡和零偏置時存在一個固有電勢差。當電荷在OLED電極間移動時,HOMO和LUMO是位置的函數。當電子和空穴從一個點向另一個點躍遷時,它們有時會到達同一個位置,并因此形成激發(fā)態(tài),或激發(fā)性電子空穴對。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這種大量的電子空穴對的激發(fā)會通過發(fā)射光子產生光。發(fā)出光的顏色取決于所用的特殊有機材料。 OLED的類型 在所有正在開發(fā)的技術中,可能會很難區(qū)分哪些技術能夠真正實用。目前,OLED器件的實用化制造技術存在兩種不同的工藝:一種是采用高分子有機聚合物,另一種是采用低分子有機聚合物。 高分子聚合物OLED(或者稱為PLED)器件可以使用旋轉涂覆,光照蝕刻,以及最終的噴墨沉積技術來制造。一旦噴墨沉積和塑料襯底技術得以成熟,PLED顯示器件將可以被任意定制來滿足各種尺寸的需求。 低分子聚合物OLED(或稱為SMOLED)器件可以使用真空蒸鍍技術制造。小的有機分子被裝在ITO玻璃襯底上的若干層內。與基于PLED技術的器件相比,SMOLED不僅制造工藝成本更低,可以提供全部262 000種顏色的顯示能力,而且有很長的工作壽命。 不像STN或TFT LCD,OLED是自發(fā)光器件,它們直接發(fā)射光而不是阻擋光。OLED自發(fā)光的特點使得它們在黑暗環(huán)境下有極好的視角和顯示特性。由于每個像素自己都會發(fā)光,OLED不會有任何通過在包含“暗點”像素區(qū)域的偏光器而形成的對比度降低漏光現象。OLED典型的對比度大于1000:1,在這個對比度下的視角接近±90°。由于無須背光,相當厚的背光部件就不需要了,這使得OLED的機械厚度比LCD要薄。相比較而言,當從垂直顯示平面的角度進行測量時,TFT LCD的典型對比度大約是500:1。由于LCD依賴偏光器的方向來影響視角,所以當觀看角度遠離垂直角度時對比度下降得特別快。TFT LCD的視角是在對比度超過10:1的情況下定義的,這個角度通常從垂直到大約60°的位置。 OLED的特征 OLED顯示器件的自發(fā)光特性在某些情況下會成為不利因素。因為OLED不會像LCD那樣控制反射光,所以在直接的日光照射下會變得更模糊。目前正在應用的全彩色OLED技術可以使它的峰值亮度達到大約150cd/m2。當OLED用在沒有遮擋的日光直接照射下時,耀眼的日光使即使是最亮的顯示都無法識別。 LCD的響應時間是與溫度相關的,當溫度降低到0℃以下時,它的響應速度會變得相當慢。而OLED的響應時間幾乎不受溫度的影響,當溫度達到-20℃時,仍然能夠具有10ns以下的響應時間。OLED也不會像LCD那樣在高溫時失去顯示能力。一旦LCD達到一定的溫度,LC的流動性就不再保持高度有序的結構,也就失去了阻光的能力。 OLED的應用 電池供電的應用將從OLED技術中直接受益。既然OLED無須背光,那么它就比LCD消耗更低的能量,因為LCD中的大部分能量是由背光消耗的。由于OLED僅僅點亮需要顯示信息的像素,所以OLED消耗的能量直接受屏幕上顯示內容的影響。相反,當LCD打開的時候,即使是無須顯示的區(qū)域,也需要背光持續(xù)點亮整個面板。 |
【溫馨提示】本頻道長期接受投稿,內容可以是:
1.行業(yè)新聞、市場分析。 2.新品新技術(最新研發(fā)出來的產品技術介紹,包括產品性能參數、作用、應用領域及圖片); 3.解決方案/專業(yè)論文(針對問題及需求,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執(zhí)行方案); 4.技術文章、白皮書,光學軟件運用技術(光電行業(yè)內技術文檔);
如果想要將你的內容出現在這里,歡迎聯系我們,投稿郵箱:service@opticsky.cn
1.行業(yè)新聞、市場分析。 2.新品新技術(最新研發(fā)出來的產品技術介紹,包括產品性能參數、作用、應用領域及圖片); 3.解決方案/專業(yè)論文(針對問題及需求,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執(zhí)行方案); 4.技術文章、白皮書,光學軟件運用技術(光電行業(yè)內技術文檔);
如果想要將你的內容出現在這里,歡迎聯系我們,投稿郵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