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章中,我們將展示色散補償方案如何影響
系統(tǒng)性能。色散的脈沖展寬效應導致相鄰位周期中的信號重疊。這稱為碼間干擾(ISI)。展寬是距離和色散參數(shù)D的函數(shù)。色散
參數(shù)以ps/nm/km為單位,隨
光纖的變化而變化。它也是
波長的函數(shù)。對于
標準單模光纖(SMF),在1.55um波長范圍內(nèi),D值通常大約為17ps/nm/km。對于色散位移光纖(DSF),在同一窗口中的最大值為3.3ps/nm/km。非零色散光纖(NDF)的色散范圍為1~6ps/nm/km或-1~6ps/nm/km。
N|mggz U>kaQ54/ 對于外部調(diào)制
光源,受色散限制的傳輸距離為
nrE.0Ue1 :Jyr^0`J 當D=16 ps/(km nm)和2.5 Gbps時,L≈ 500km,而在10gbps比特率下,它下降到30km。色散補償光纖或光纖布拉格
光柵等技術可以用來補償光纖中累積的色散。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們將展示三種不同的方案,前補償、后補償和對稱補償,以補償光纖色散。首先我們將使用色散補償光纖(DCF)。然后我們將展示色散補償器的累積色散量如何影響性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使用一個理想的色散補償模塊(DCM)作為色散補償器來說明這個想法。
NdJ]\>5oN, ;LgMi5dN 用DCF進行前、后、對稱補償 c@,1?q1bv
前、后和對稱補償配置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在我們的
模擬中,我們在每根光纖后面使用了光放大器來補償跨距損耗。SMF的色散參數(shù)為120km長和16ps/nm-km。因此,總累積色散為16×120=1920 ps/nm。這種很大的色散可以通過使用一個24公里長、色散為-80 ps/km nm的DCF來補償?倐鬏斁嚯x為120×2=每種情況240公里。在補償后的情況下,DCF放在SMF之后。在對稱補償情況下,光纖的放置順序為SMF、DCF、DCF、SMF。
\0lQ1FrY %ly&~&0 圖 1: 色散后補償
!]R>D{"" 圖 2: 色散前補償
Ox
,Rk 圖 3: 色散對稱補償
MX*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