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179-251),字仲達(dá),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出身于東漢以來累世為二千石的豪強(qiáng)家庭,其父司馬防官至京兆尹。司馬懿早年為郡小吏,建安十三年被曹操辟為文學(xué)掾。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為太子,司馬懿任太子中庶子,與陳群、吳質(zhì)、朱鑠同列為曹丕的“四友”,是曹丕智囊團(tuán)的主要人物。 +P~zn=
A7VF
>{L./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代漢,司馬懿任丞相府長史,又為督軍御史中丞。 &4O"Xs`ka
;r49H<z
黃初七年(226年)曹睿繼位,司馬懿以顧命大臣遷撫軍大將軍,統(tǒng)領(lǐng)禁軍。又任驃騎大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軍事,坐鎮(zhèn)宛城,主持荊州對(duì)吳攻戰(zhàn)。 I}n"6'*
ksu:RJ-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崩,太子齊王曹芳繼位,司馬懿、曹爽輔政。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黨羽,夷三族。次年司馬懿病逝,其子司馬師、司馬昭輔政。 xW/JItF
36J)O-Ti
公元265年,其孫司馬炎以晉代魏,追尊司馬懿為“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