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蘋果”在哪里?——代表餐桌上熱議自主創(chuàng)新
3月3日晨,北京職工之家餐廳。來自安徽的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圍坐在一起吃早餐,盡管忙于速記沒來得及記下每位說話代表的名字,但記者在隔桌聽到了一段關于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群口”對話。 “就這么一部Iphone4手機,魔力橫掃全球。平時叫我愛人買瓶醬油都困難,她愣是為買‘蘋果’足足排了4個小時隊。” “我兒子今年高考。我問他‘金榜題名’要什么禮物?人就要‘蘋果’!” “你們說咱中國人怎么就設計不出個‘蘋果’呢?”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了短線作戰(zhàn)、貼牌生產、初級加工。這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致命傷! “各大產業(yè)都存在這種問題。世界每10雙運動鞋中有1雙是‘中國制造’,電腦整機95%以上的零件在中國加工,可大都在為國際巨頭打零工。就說給‘蘋果’代工的富士康吧,生產一萬部、一億部、都沒有一部能說是自己‘原創(chuàng)’! “改革開放30多年,粗放型的經濟發(fā)展方式增加了GDP,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卻沒能提升中國人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 “‘十二五’要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更多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必須大力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近年來,我國在重大專項上有突破,但總體來說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還不強。不少重要領域核心關鍵技術還受制于人。比如去年打敗美國的‘美洲豹’成為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大部分芯片不是國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