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LED燈飾賣場七大“困”
燈具賣場是燈飾照明產品交易的重要平臺,在某種意義上充當著企業(yè)與消費者的紐帶作用,也是行業(yè)興衰的指南針。面對著燈飾照明這一塊誘人的蛋糕,近幾年,不少投資商紛紛投資建設燈飾賣場。然而隨著市場經濟格局的轉變,傳統(tǒng)燈具賣場身處市場最前端,最先感知市場冷暖的變化,面對大型賣場不斷涌現(xiàn),不少燈飾賣場在競爭中黯然淘汰出局。 在走訪華東市場的燈飾賣場時,大部分經銷商反饋,今年很多客戶突然就不見了。這突然而來的變化背后發(fā)生了什么?據業(yè)內人士分析,除了樓市下行、互聯(lián)網電商的沖擊掠奪了一部分客戶外,跨界整合的服務商也插了一腳進來。 1、遍地開花,賣場出頭難上難 以國內最大的燈飾市場集散地——古鎮(zhèn)為例,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古鎮(zhèn)在十幾年間建立的燈具賣場和燈飾配件城大大小小約有四五十家,更遑論受古鎮(zhèn)商圈輻射的江門外海、中山小欖等地的燈具賣場。國內燈飾賣場也因此以數量“多”而著稱。 賣場的擴張反過來導致商家的盲目“跟風”,他們?yōu)榱俗陨砝娓S賣場不斷開新店,希望占得先機。一邊是拼命的擴張,一邊是銷量的下滑,經銷商在賣場謀生也很困難。同時,燈具賣場想在急速擴張中獨占鰲頭又談何容易。 青島宏生國際燈具城的市場運營總監(jiān)謝海常告訴筆者: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政府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其次就是燈飾賣場各自為戰(zhàn),青島目前就是這種情況,其實城市的發(fā)展急需一個大型的有代表性的燈具賣場,但是燈飾賣場的發(fā)展和城市的發(fā)展是不同步的,這對于燈飾賣場與城市本身來說,都沒好處。所以賣場想在這種局面下出頭,當然是難上難的。 2、硬件受制,等死還是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