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學家洪朝生院士逝世
據微信公眾號“中科院理化所”(ID:TIPC_CAS)8月20日消息,著名物理學家、我國低溫物理和低溫技術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洪朝生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18年8月19日10時1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8歲。 Um*&S.y m& D#5C
[attachment=85922] 23a:q{R 洪朝生院士 \>{;,f 洪朝生先生194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1945年赴美國留學,1948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后在美國普渡大學和荷蘭萊頓大學卡末林•昂納斯實驗室工作。1951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所(物理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教授。1978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82年任中國科學院低溫技術實驗中心主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e)87
&
7 &]A0=h2{P* 洪朝生先生于1950年在半導體鍺單晶輸運現(xiàn)象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雜質能級上的導電現(xiàn)象,提出半導體禁帶中雜質導電的概念,這一工作后被半導體物理界稱之為“洪朝生效應”,成為無序系統(tǒng)電子輸運現(xiàn)象實驗研究的開端,引發(fā)了國際上對無序電子輸運機制的探索。1953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組建了國內第一個低溫實驗室,主持研制低溫研究設備,先后在國內首次實現(xiàn)了氫的液化和氦的液化,并使該技術在國內得以推廣,為我國科學研究,特別是“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做出了貢獻。1970年代領導低溫科研隊伍,完成了大型空間環(huán)境模擬系統(tǒng)KM3和KM4低溫氦制冷系統(tǒng)的研制任務,提供衛(wèi)星上天的空間環(huán)境模擬試驗條件,為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癒M4大型航天環(huán)模設備的研制”獲得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V(+Cc WZP1g kX&M 洪朝生先生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曾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制冷學會副理事長,國際低溫工程委員會副主席。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表彰的全國科技工作者,1989年獲中國物理學會胡剛復物理獎,2000年獲國際低溫工程理事會門德爾松獎,2011年獲美國低溫工程和低溫材料大會塞繆爾•科林斯獎。 ;hEeFJ=/G 3BF3$_u)o 定于2018年8月22日—8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1號樓407會議室設立洪朝生先生追思堂,供各界人士吊唁。 $ERiBALN: J: I@kM 洪朝生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18年8月25日上午10:00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