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8-09-12 22:49 |
逆向操作:中國科學家讓液滴變氣泡
一般來說,氣泡破裂后會產生液滴,但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1日發(fā)表的一項物理學研究中,中國科學家團隊描述了一種逆向操作的方法——讓液滴轉變?yōu)闅馀荨?span style="display:none"> Pe}PH
I m[spn@SF 據(jù)了解,該成果有助于找到液—液界面的操縱方式,對軟物質制造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h!
13! >.e+S?o 聲懸浮技術,是地面和空間條件下實現(xiàn)材料無容器處理的關鍵技術之一,聲懸浮能讓液滴在聲波作用下懸浮在空中,是液滴動力學研究的常用技術。 xST4}Mb^f rFey4zzz 而聲壓是大氣壓受到聲波擾動后產生的變化,即大氣壓強的余壓,利用聲壓,科學家可以把液滴壓扁成很薄的液膜,并誘導屈曲現(xiàn)象,從而實現(xiàn)液滴的變形。 ; DDe.f" Mu{BUtkzG 此次,中國西北工業(yè)大學臧渡洋及其同事將這些已觀察到的現(xiàn)象相結合,以對氣泡的形成進行控制。 =\Iu$2r` _\\ -md: 研究團隊先通過聲輻射力將液滴壓成薄片狀的液膜,再通過超聲場讓液膜彎曲成碗狀,內部為共振腔。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共振會讓腔體擴大,并引導周圍的液面彎曲,最后收縮成一個閉合的氣泡。 6V1:qp/6 Lu=O+{*8 研究人員觀察到的這一過程,指出了一條形成氣泡的新途徑,而這一途徑對于食品、化妝品及制藥行業(yè)的泡沫等軟物質制備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張夢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