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逝世
從中科院辦公廳方面獲悉,“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2017年“八一勛章”獲得者程開甲院士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享年101歲。 o%Q'<0d 1:V/['|*g)
[attachment=88464] RaqrVC 2014年1月10日,習近平向程開甲院士頒獎 iU|C<A%Hh 據(jù)中新網(wǎng)此前報道介紹,程開甲1918年8月生于江蘇吳江。中學時代,程開甲就廣泛閱讀了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詹天佑等世界著名科學家的傳記,萌發(fā)了要當科學家的想法,并把追求真理的科學家作為人生榜樣。 L7'n<$F n9yv.p] 1937年,程開甲就讀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的浙江大學,1941年畢業(yè)留浙江大學物理系任助教,并從事相對論和基本粒子的研究,完成了多項重要研究。1946年8月,程開甲抱著“科學救國”的思想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師從物理學大師玻恩教授。其間,程開甲主要從事超導電性雙帶理論的研究。 L)"w-,zy 1fG@r%4 1948年秋,程開甲獲哲學博士學位,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yè)研究所研究員。當看到解放軍敢于向英國“紫石英”號軍艦開炮時,他感到中國有希望了。程開甲婉謝導師和朋友好意,整理好行裝,于1950年8月回到祖國。 aa3YtNpP 7cSvAX0Z. 1960年,一紙命令將程開甲調(diào)入北京,加入中國核武器研究隊伍。從此,他隱姓埋名,在學術界銷聲匿跡20多年。程開甲受命牽頭起草了中國首次核試驗總體技術方案。為圓滿完成中國第一次核爆任務,他和他的團隊把核試驗需要解決的問題分解成上百個課題,走遍全國各科研院所和各軍兵種許多單位,召開了幾百次協(xié)作會議。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全國上下通力合作,很快研制出上千臺測試、取樣、控制等各類實驗設備和儀器。 2!`Z3>Oa sAj$U^Gp 從1963年第一次踏進羅布泊到1985年,程開甲一直工作、生活在核試驗基地,在西部大戈壁灘上隱姓埋名20多年。程開甲在堅守中,展現(xiàn)了為科學奉獻的淡定與從容精神。他為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yè),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nW[aPQ[R F<1'M#bl 1984年,考慮到程開甲年歲已高,組織將他調(diào)到北京,任國防科工委(總裝備部)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國家超導專家委員會顧問。 N#qoKY(# ^U1+D^AJ 程開甲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四、五屆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六、七屆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一生獲獎無數(shù),但是,對這些崇高榮譽,程開甲有自己的詮釋:“我只是代表,功勞是大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