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fhbzh |
2007-01-27 16:02 |
我國各省之來由
1.京:戰(zhàn)國時(shí)期稱薊,是「戰(zhàn)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金國改稱京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稱北平,永樂帝朱棣改北平為北京。簡稱京。 ;VYL7Xu]( ix$?/GlL
*w59BO&M4 2.天津:明朝,燕王為爭奪皇帝位,在這裡發(fā)兵渡河南下,打敗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為紀(jì)念在這裡渡河起兵,所以稱「天津」,意即天子經(jīng)過的渡口,簡稱津。 #U(dleT8 TQ.d|{B[ Yep(,J~' 3.上海:北宋初期,這裡已形成居民點(diǎn),從這裡上海洋,所以稱上海。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dāng)時(shí)漁民創(chuàng)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編成,插在水中),後來邕改為滬,所以上海簡稱滬。 "f(iQI \qi=Us|= KE&Y~y8O\ eB<R@a|?S 4.黑龍江省:由黑龍江而得名。因?yàn)榻屎诰G色,蜿蜒地流著象條游龍。簡稱黑。 C B=H1+ 'X"@C;q *" >ek k 5.吉林。呵宄谒苫ń匕督⒓譃趵牵ń窦质校瑵M語吉林是『沿』的意思,烏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著松花江的城市,後來建省時(shí),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簡稱吉。 \O^b|0zc `8KWZi4
] [9~Bau +JB. EW/ 6.遼寧。河伸端谶|河流域,取遼河永久安寧之意,簡稱遼。 IdUMoLL? 6*/0 yGij [&j!g 7.河北。合鄬饵S河為北。唐朝時(shí)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地區(qū)為河北道,1928年稱河北省。因代屬冀州地區(qū),所以簡稱冀。 yx4B!U 8BhLO.(<O Pj8s;#~u 8.河南。合鄬饵S河為南,主要部分在黃河以南,因?yàn)楣糯鷮僭ブ莸貐^(qū),所以簡稱豫。 C5\bnk{ uqnoE;57^ RN]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