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21-02-02 14:08 |
非鉛手-極性雜化半導體實現(xiàn)自驅動圓偏振光探測研究獲進展
圓偏振光探測在量子通信、自旋光學信息等領域廣泛應用。傳統(tǒng)圓偏振光探測需非手性光電探測材料和外加光學元件(線偏振片和四分之一玻片等),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集成微型化應用需求。近年來發(fā)展的有機-無機雜化手性鈣鈦礦兼具手性和半導體光電特性,無需外加光學元件便可實現(xiàn)對圓偏振光的響應。 "M*Pt |9)Q =(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員羅軍華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中科院基礎前沿科學研究計劃“從0到1”原始創(chuàng)新項目、中科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的資助下,首次合成了手-極性有機-無機雙金屬雜化鈣鈦礦半導體。研究發(fā)現(xiàn),該化合物結晶于手-極性P21空間群,表現(xiàn)出特有的體光伏效應(68 mV)。該手-極性雜化半導體材料對左、右旋圓偏振光具有優(yōu)異的區(qū)分能力,并且基于手極性體光伏實現(xiàn)了無需外加電場的自驅動圓偏振光響應。自驅動響應的圓偏振探測各向異性因子為~0.3,高于目前報道的大多數(shù)圓偏振光電探測材料。該研究為設計高效非鉛圓偏振光電探測材料開辟了新途徑,進一步拓展了有機-無機手性雜化鈣鈦礦在自驅動智能光電器件中的潛在應用空間。 CtwMMZXX3 ;b:C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