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應用:激光二極管光源耦合到光纖的仿真
)YMlFzYr 本文討論了如何使用FRED對球透鏡封裝的半導體激光二極管耦合到單模光纖進行準確的建模,這是在光纖通信領域很常見的一個光學系統(tǒng)。該模型演示了FRED傳播相干光場的能力、它的精確激光二極管束(Laser Diode Beam)光源模型以及準確的計算光纖耦合效率。 Ogke*qM #;LMtDaL 模型 Kq 4<l 2\63&C^ 在FRED模型中使用的半導體激光二極管是Mitsubishi(三菱) ML725C8F,這是一個InGaAsP / InP多量子阱(MQW)激光器,工作波長是1310nm。Mitsubishi光源說明書定義了輸出光束的在x和y方向的發(fā)散角分別是25和30度(遠場功率分布的全1/e寬度)。沒有提及在x和y焦點位置的任何偏移,所以我們假定它們和光源處的分布是一致的。 ]vQ?]d?>a gMBQtPNM 我們在FRED中使用激光二極管束光源類型對激光二極管光源建模,以及設置光源產生相干輸出。 ,0uo&/Y4L 圖1. 激光二極管光源編輯 Y3$PQwn
.P A!W"*WT 注意到在激光二極管光束光源的設置里面,發(fā)散角由功率的1/e2標準定義。這就要求制造商提供的發(fā)散角要乘以一個開方因子。 +#qt^NO 圖2. 球透鏡封裝的激光二極管耦合到光纖系統(tǒng)原理圖(側視圖) *e3L4 7"G 直徑為1.5mm的球透鏡是Mitsubishi激光二極管集成的一部分,它的位置在距離激光二極管發(fā)射表面1.88mm處。 x`+
l# noh|/sPMD 在FRED中使用球形元件基元,就可以創(chuàng)建該透鏡。為方便起見,全局坐標原點選在球透鏡的輸出表面與光軸的交點處。 0L0Jc,(F+ 圖3. 全局坐標原點的定義 ]\RSHz |3,yq^2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使用了FRED的N-BK7模型來定義球透鏡的材料,在1310nm波長處折射率大小是1.5036。 Ue3B+k9w XK%W^a*x 模型中使用的單模光纖(SMF)位于距離全局坐標原點1.9mm處,它的結構(由下圖定義)基于單模光纖的典型值。光纖纖心的半徑是5μm,且由直徑為125μm包層包裹著。纖心和包層的折射率大小分別是1.465和1.47,它們之間的折射率差為0.36%。 EARfbb"SG7 圖4. 單模光纖示意圖 ~+<xFi Z?(4%U5z 模型中還包含了一個吸收涂敷層,或者是夾層,覆蓋在光纖表面。 974eY P
0Efh?oZ 在FRED中定義的光纖是一個組件,它包含了多個元件基元:一個圓柱體用于纖芯、光管用于包層和涂敷層。 &*aer5?` dF{6>8D=5B p584)"[*t 0n*rs=\VG 注意到“Fiber Cladding”管道的內壁恰好與“Fiber Core”圓柱體的外壁是重合的。為了正確的建模,用戶需要手動的設置包層管道的內壁為不可追跡(Never Traceable)。不這樣做的話將會導致光線追跡錯誤,因為兩個表面放置在空間里完全一樣的位置,而且它們具有兩個不同的材料設置。對于“Fiber Coating”的內壁需要同樣的設置。 L8:]`MQ0 <+\k&W&Y|y Bn1L?>G wrQydI 在這一模型中光纖涂層認為是吸收的,且擁有停止所有(Halt All)光線追跡控制。所有其它的表面是不加涂層的。 K=tx5{V 3V/_I<y 仿真 U+.PuC[3 Yz2{LW[K FRED使用如下的方程來計算光纖耦合效率(CE): >G<\1R Sf'i{xye 6;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