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10-06-07 12:10 |
東南大學(xué)科學(xué)家們對隱身衣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近日,東南大學(xué)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學(xué)家們對隱身衣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崔鐵軍教授的團隊成功研制出“微波段三維隱身地毯”,在世界上首次把微波段“隱身衣”從特定實驗裝置中搬進真實三維空間,再一次拉近了人們與哈利 波特“隱身衣”的距離。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今年6月1日國際頂級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昨天,記者聞訊前往實驗室探訪,一睹“隱身衣”的真容。 `h;}3r#R{ [attachment=27191] H$-$2?5 網(wǎng)上流傳的據(jù)稱日本 研制出的“隱身衣” qCJ=Z [attachment=27192] $M]%vG 看似一個堆滿報紙的 雜亂書桌,但實際上書桌前趴著一個“隱形人” 9Nl*4 [attachment=27193] 8g5V,3_6 馬博士展示的“隱身 衣”,看起來像一塊大餅。 d7bjbJwu ':;LrTc'K 這塊大餅就是隱身衣?不信! ;x>;jS.t 6hbEO-( 走進東大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接待記者的是論文《用新型人工電磁材料實現(xiàn)的三維隱身地毯》第一作者馬慧鋒博士。 Tj,Nmb>Q7' REx[`x,GUh 跟隨馬博士來到實驗室的最里間,“隱身衣”就鎖在屋內(nèi)的一個柜子中。 神奇的隱身衣想必是金光閃閃的吧?來不及幻想,馬博士從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塊灰色的餅狀物。“?隱身衣就長這個樣子?根本不是件衣服,而且灰不 溜秋的!庇浾呱磉叺囊幻阃唢@然對隱身衣的真容有些失望。捧在手里掂了一下,這件迷你“隱身衣”分量很輕,直徑約有100毫米,厚50毫米,表面有數(shù) 以千計的小孔。把“大餅”中心的鏈接點解開,1塊“餅”立刻拆分成17塊“光盤”。 |qL;Nu,d \!X?zR_ 十 幾張打了孔的“光盤”疊加起來就叫“隱身衣”嗎?原來,奧秘就在17張光盤的無數(shù)個小孔上。“隱身地毯的原材料就是廉價普通的介質(zhì)板,比如手機里的電路板 就是一種介質(zhì)板。我們通過復(fù)雜的計算,確定每張板上每個孔的大小、位置,一丁點兒都不能有偏差,最后把打好孔的17塊介質(zhì)板組裝到一塊,無數(shù)小孔被疊到一 起,起到阻隔微波的作用。”馬博士解釋說,在“隱身衣”保護下,再先進的微波發(fā)射器都會瞬間變成“瞎子”,無法探測到隱身衣下的物體。 eECj_eH- P6OM)>C 它真的讓金屬球消失了不得不信! mvf
_@2^ p6blD-v 為了讓記者對“隱身衣”的“威力”有直觀印象,馬博士還現(xiàn)場模擬了實驗。 c=t*I0-OVS @bQ!zCI 實驗道具很簡單,被“隱身”對象:一個高13毫米、直徑125毫米的金屬物,一個手電筒式的微波發(fā) 射器,一個接收器及神秘的“隱身衣”。 .D@/y uV `p"U 第一個實驗:先把金屬物放在桌面,打開微波發(fā) 射器直射小球,這時通過接收器可以觀察到,微波撞上金屬物立刻散射出去!斑@就是微波探測物體的正常過程,假設(shè)這個金屬物是一架飛機,這時已經(jīng)暴露在敵人 的監(jiān)測器下了。”馬博士說。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