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收到15億光年外無線電信號 扯到外星人就聳人聽聞了
加拿大氫強度繪圖實驗望遠鏡(CHIME)取得了自2017年9月落成以來的第一個重量級成果:探測到13個全新的快速射電暴,其中1個為重復信號。相關論文的兩篇論文同時發(fā)表在北京時間1月10日凌晨發(fā)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志(Nature)上。 射電通常也被稱作無線電,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是一種很微弱的光波,能量遠遠低于我們熟悉的可見光。脈沖星就是一種著名的射電源,這種致密星體在旋轉過程中有規(guī)律地向地球傳遞光波,一度被人視作外星文明的訊息。如今,脈沖星的謎團雖已揭開,宇宙中還有許多尚未明確源頭的射電信號。 快速射電暴(FRB)就是一種物理起源尚不明確的銀河系外射電束,持續(xù)時間通常只有幾毫秒。一個持續(xù)5毫秒的明亮射電暴在2001年8月抵達澳大利亞的Pakes望遠鏡,但直到2007年才被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天文學家鄧肯·福利莫(Duncan Lorimer)確認為一種新的天體物理信號,而非設備故障。 ![]() 澳大利亞的Pakes望遠鏡接受到首個快速射電暴 從那以后,學界一共接收到了50至60個類似的快速射電暴,最低頻率為700兆赫茲。其中只有一個“閃了不止一次”:2016年,天文學家報告了一例重復的快速射電暴,并在2017年1月確定了信號源距離大約為25億光年。 這次探測到的重復快速射電暴至少閃了6次,距離地球約15億光年,比上次的重復信號縮短了接近一半。作者指出了兩次重復暴的一些相似之處,表明兩者或許具有類似的輻射機制或傳播效應。 既然無獨有偶,作者相信未來或許能找到更多的案例。 關于神秘的重復快速射電暴的來源,科學家們也有諸多猜測。2018年1月的一項研究顯示,荷蘭團隊在阿雷西博天文臺對當時唯一已知的重復快速射電暴的16次爆發(fā)進行了分析,推算其源頭位于磁場強度極大、溫度極高的環(huán)境中,與超大質量黑洞的周邊類似。荷蘭科學家懷疑那是一顆位于上述環(huán)境中的中子星。 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家Avi Loeb則拋出過一個頗為吸引眼球的“外星光帆”理論:據他計算,如果高級的外星文明利用激光加速“光帆船”進行星際穿越,產生的信號正好會與人類觀測到的快速射電暴相似。不過,他的計算并未在學界得到廣泛認同。 其余猜測還有黑洞蒸發(fā)、低亮度的活動星系核等。這些理論尚需此次和未來更多案例的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