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團隊在光子技術領域取得巨大突破
2000年3月,AMD首次推出了時鐘頻率超過1 GHz的處理器;2001年8月,英特爾將其推向了2 GHz,并于2002年11月首次突破3 GHz。而作為回擊,AMD經過長達9年的技術積累之后憑借著強大的FX-6200率先突破4 GHz,又過了兩年在2013年推出了5 GHz的FX-9590。 當前處理器性能的增長已經放緩,未來需要注入新的動力來驅動發(fā)展。而這個新動力可能就是芯片級的光子計算,這是一種基于光的硬件總成,有望大幅提升性能。由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贊助的科研團隊近日在光子技術領域取得了巨大突破,讓光子硬件首次具備了媲美電子硬件的性能和規(guī)格。 ![]() 未來10年你將會看到各種光學上的突破性應用,包括利用光來傳輸信息,然后讓電子硬件進行處理。例如,電信號將會通過Electric to Optic (E-O)設備轉換為光,然后通過光傳輸之后再在Optic to Electric (O-E)設備中將光轉換成為電流,而該電流可以被處理或者發(fā)送到下個E-O設備中。 ![]() 目前科學家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就是功率要求,以光形態(tài)發(fā)送所需要的功率是電信號的1000多倍,而且在傳輸速度上也存在限制,因為每次光被吸收之后都需要進入到容器中進行轉換。而且該容器必須要在完成填滿并完全放電才能通過信號,但到目前為止,構建一個足夠小的電容器以實現快速轉發(fā)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