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電子顯微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自上世紀60年代作為商用電鏡面世以來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電子光學儀器,被廣泛地應用于化學、生物、醫(yī)學、冶金、材料、半導體制造、微電路檢查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yè)部門。如圖1所示,是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外觀圖。 特點 制樣簡單、放大倍數(shù)可調范圍寬、圖像的分辨率高、景深大、保真度高、有真實的三維效應等,對于導電材料,可直接放入樣品室進行分析,對于導電性差或絕緣的樣品則需要噴鍍導電層。 基本結構 從結構上看,如圖2所示,掃描電鏡主要由七大系統(tǒng)組成,即電子光學系統(tǒng)、信號探測處理和顯示系統(tǒng)、圖像記錄系統(tǒng)、樣品室、真空系統(tǒng)、冷卻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電源供給系統(tǒng)。 圖2:掃描電子顯微鏡結構圖(圖片來源:西南石油大學能源材料實驗教學中心) 其中最重要的三個系統(tǒng)是電子光學系統(tǒng)、信號探測處理和顯示系統(tǒng)以及真空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