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在室溫下首次獲得磁性超導材料
俄羅斯量子中心科研人員首次在室溫下獲得了磁性超導材料。有關專家認為,借助該技術未來可創(chuàng)建不需要復雜和昂貴冷卻裝置的量子計算機。相關研究發(fā)表在《科學報告》雜志上。通常情況下,量子效應可在基本粒子中觀察到,只有在非常低的溫度下能夠觀察到宏觀量子現象。 近年來,磁性超導材料吸引了科學家的注意。它是指含有磁性離子的超導材料,相關研究集中在磁性與超導性相互作用、兩者共存可能性等方面。早期對元素、合金和化合物的研究都認為,磁性和超導性不可能在同一材料中同時存在,因為磁性離子與導電電子自旋的交換作用會破壞超導態(tài)。在發(fā)現含磁性稀土原子的超導三元化合物后,相關研究才進一步發(fā)展。 磁性超導材料既可用于加速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粒子,又可用于建造磁懸浮交通工具。目前磁性超導體的開發(fā)和批量生產中的主要問題是,需要使用復雜且昂貴的冷卻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