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阿秒激光脈沖,他們獲得了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3年諾貝爾 物理學獎授予皮埃爾·阿戈斯蒂尼 (Pierre Agostini)、費倫茨·克勞斯 (Ferenc Krausz) 和安妮·盧利爾 (Anne L’Huillier),以表彰“為研究物質(zhì)中的電子動力學而產(chǎn)生阿秒激光脈沖的實驗方法”。 ![]()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 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伊娃·奧爾森說:“我們現(xiàn)在可以打開通往電子世界的大門。阿秒物理學讓我們有機會理解由電子控制的機制,下一步將是更好利用它們! 皮埃爾·阿戈斯蒂尼,1968年獲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博士學位。美國哥倫布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 費倫茨·克勞斯,1962年出生于匈牙利莫爾。1991年獲奧地利維也納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加興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教授。 安妮·盧利爾,1958年生于法國巴黎。1986年獲法國巴黎皮埃爾和瑪麗居里大學博士學位。瑞典隆德大學教授。 評委會在發(fā)布的一份新聞聲明中表示,三位 202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所進行的實驗為人類探索原子和分子內(nèi)部的電子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使得能夠?qū)σ郧盁o法遵循的快速過程進行調(diào)查”。 阿秒(attosecond),也叫作“阿托秒”或“渺秒”。1阿秒為10-18秒,或 1/1000飛秒。阿秒這種時間尺度,用來描述電子在原子內(nèi)部運動的情況,電子繞氫原子核一周大約是150阿秒。而阿秒物理學,就是在研究超短時間尺度內(nèi),所產(chǎn)生的一切現(xiàn)象。 一瞬間能發(fā)生多少事?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真理就藏在這一個個微小的瞬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