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上海光機所在激光模式調控技術領域取得進展
http://m.lslt888.com/index-htm-m-cms-q-view-id-9204.html
單個激光腔中實現高性能單模激光輸出近期,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究員張龍與董紅星團隊,聯合湖南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激光模式調控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通過選擇性模式結構破缺這一創(chuàng)新方法,在單個激光腔中實現了高性能單模激光輸出。相關研究成果以Single-Mode Lasing by Selective Mode Structure Breaking為題,發(fā)表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單模激光具有出色的單色性、強相干性和高亮度。而由于微腔中多個接近的共振模式之間的競爭,實現單模激光具有挑戰(zhàn)性。該團隊通過引入選擇性空間結構破缺,有效破壞了競爭模式的模式結構,從而實現在單一結構中不引入巨大損耗情況下的模式選擇。 作為概念驗證,該研究采用精細加工技術在微盤腔上引入外圍角光柵破缺結構,消除了不匹配的競爭模式,實現了單模激光輸出。進一步,研究通過引入挖孔來抑制剩余的高階激光模式,優(yōu)化了激光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制造的激光光源被稱為模式結構破壞激光器,展現出優(yōu)異的單模激光特性如穩(wěn)定性、超低閾值和窄線寬。 上述成果為超低閾值、可調諧單模激光器的發(fā)展提供了新途徑,對在光子集成電路中構建片上激光陣列尤為重要。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市相關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182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