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被主恒星“吹起”,像帶尾巴的彗星!
近日,美國宇航局宣稱,一顆高速運行的系外行星過于接近其主恒星,致使它的大氣層被主恒星“吹起”,形成一個發(fā)光的尾巴,使這顆行星看上去非常像巨大彗星。
此前科學家就曾觀測到這顆被命名為“HD 209458b”的氣態(tài)系外行星具有奇特的尾狀結構,目前美國宇航局哈勃望遠鏡對這顆行星的特性進行了確實。最新觀測顯示,鄰近恒星釋放的強恒星風正在剝離這顆高速運行行星的大氣層,使它具備趨近于彗星的尾部。 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天文學家杰弗里•林斯基說:“自2003年開始,科學家們便開始從理論上推算行星損失的質量轉化成為尾狀結構,目前我想我們已掌握到迄今這一理論的最佳觀測證據(jù)。我們測量到氣體以特定的速度離開行星,一些氣體向地球的方向逃逸。最可能的解釋是我們正在觀測的就是它的尾狀結構。” HD 209458b與它的恒星距離700萬公里,這比木星與太陽之間距離小100倍,然而這顆行星的質量卻僅比木星小一點,它公轉周期為3.5天。相比之下,太陽系中公轉周期最短的行星是水星,公轉周期為88天。 由于近距離接近主恒星,HD 209458b大氣層的溫度很高,可達到1093攝氏度。之前的研究表明,由于強恒星風的侵襲,這顆行星每秒損失1萬噸氣體。最終,這顆行星的氣態(tài)包裹層將完全被消耗,僅剩下液態(tài)熔巖。即便這樣,這顆行星在完全被摧毀之前仍需很長時間。林斯基說:“如果要將這顆行星完全蒸發(fā),則需要1萬億年時間! HD 209458b行星距離地球153光年,是為數(shù)不多觀測到“凌日”系外行星。據(jù)了解,1999年科學家首次提出HD 209458b行星存在的觀點,相繼的研究發(fā)現(xiàn)該行星的大氣層中存在著氧和碳。最新的研究顯示它可能是太陽系外首顆存在水資源的星體。迄今為止,天文學家使用凌日方法已發(fā)現(xiàn)400多顆系外行星。 林斯基指出,這顆行星的氣體逃逸速度并不一致,許多氣體以35400公里/小時的速度逃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