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模具設計流程介紹,供相關人士參考! W]-c`32~S
m%p;>:"R
一、 設計流程 "Yy)&zKr
1. 在計算機的硬盤空間創(chuàng)建一個文件夾,并將設計模型文件放入該文件夾中。 .szc-r{
2. 打開Pro/E,將工作路徑設置到步驟1創(chuàng)建的文件夾。 {SOy-
3. 打開設計模型檢查其單位制,一般將其轉化為公制(mmns)。 gz~)v\5D/
4. 創(chuàng)建模具模型 ,K-?M5(n9
1) 文件 → 新建 → 選擇“制造|模具型腔”并輸入模具模型名稱,同時將默認模板前方框中的勾去掉 → 確認 → 在接下來的對話框中選擇與設計模型相同的單位制(mmNs)→ 確認即可進入模具模型的設計界面。 l2S1?*
2) 使用菜單管理器命令“模具模型” → 裝配 → 參考模型 → 在打開的對話框中選擇設計模型文件 → 確認 → 進入組件放置對話框 → 利用裝配知識將設計模型放入模具模型空間→確認后會彈出創(chuàng)建參考模型對話框,在其中選擇“合并參考”,并輸入參考模型的名稱→確認。 ,WKWin
3) 使用圖層管理方法將設計模型的參考面和坐標系隱藏起來。 1M<;}hJ{/
4) 設定收縮率:菜單管理器命令“收縮” → 公式→ 1+S → 尺寸或比例方式設定,設定完成后可利用“收縮信息”查看。 N+#lS7
5) 創(chuàng)建工件模型:菜單管理器命令“模具模型” → 創(chuàng)建 → 工件模型 → 手工→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零件|實體”并輸入工件模型的名稱 → 確認 → 創(chuàng)建特征 → 確定 → 可利用實體造型方法創(chuàng)建六面體→確認后在模型空間中會出現一個綠色的實體。 XZew$Om[
5. 設計澆注系統:菜單管理器命令“特征” →型腔組件→實體→利用剪切方法創(chuàng)建主流道、點澆口等。(例:用旋轉剪切方法創(chuàng)建主流道時,繪制完旋轉軸和旋轉截面后 → 確定 → “相交”上滑板 → 取消“自動更新”項 →選中要移除的項,右擊選中移除 → 確定即可。) Ltrw)H}
6. 設計分型面 =9;2(<A
菜單管理器命令“分型面” →創(chuàng)建→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分型面的名稱或使用默認的名稱→確認→增加→接下來使用曲面的編輯與修改功能創(chuàng)建分型面,有下列幾種常用的方法: Q$B\)9`v[
1) 按下“隱藏|顯示”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工件模型隱藏→確定→菜單管理器命令“復制”→在設計模型上選擇要復制的面→完成→(若需要將復制得到的曲面上的“破孔”進行填充,則在“曲面:復制”對話框中選擇“填充環(huán)” →定義→選擇包含破孔的分型面→確認→)再使用“延伸”的方法將復制得到的面延伸至工件模型的外表面。 6$y$ VeW
2) 陰影(即采用光投影的方法產生分型面,在此之前不能將工件模型隱藏)→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方向”向→定義→在參考模型上選擇一個面用來指定投影方向→確認。 BM+>.
7. 菜單管理器命令“模型體積塊” →分割→兩個體積塊|所有工件→確認→選擇上述創(chuàng)建的分型面→確認→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體積塊的名稱或采用默認的名稱→確認。 lI&5.,2MP
8. 菜單管理器命令“模具組件” →“抽取”將上一步產生的體積塊轉化為相應的模具組件。 Tg;1;XM%
9. 菜單管理器命令“鑄! →“創(chuàng)建” →輸入名稱→生成一個澆注件。 g4U`Qf3
10. 菜單管理器命令“模具開! →定義開模步驟→定義移動→選擇模具組件→指定開模方向→輸入開模距離,完成一個模具組件的開模動作→接下來按相同的方法定義其他組件的開模動作。 rF:l+I]
11. 利用“分析”菜單對參考模型的拔模角、壁厚、投影面積、分型面等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