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是如何做到“絕對安全”的?
20世紀初,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開創(chuàng)了量子物理學研究。隨后,海森堡、薛定諤、狄拉克等物理學家建立了量子力學。從此,量子物理學沿著兩條路深刻地推動著人類文明發(fā)展。一條路是“自上而下”的,即不斷深入微觀世界探索基本粒子。我們經常聽到的“高能物理(即粒子物理)”、“大統(tǒng)一理論”、“大型強子對撞機”等等就是來自這個領域。 另一條路是“自下而上”的,就是認識身邊的各種物質背后的量子力學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各種高新技術來改變世界。我們經常聽到的“凝聚態(tài)物理”、“半導體”、“激光”、“超導體”、“納米材料”等等就來自這個方向。 這條“自下而上”的路曾經通過半導體技術和激光技術催生了第一次信息革命,使我們今天能便捷地使用各種計算機,智能手機,光纖通訊和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 不過,盡管我們必須用量子力學才能理解半導體和激光的本質與工作原理,但這次信息革命仍然是屬于“經典信息”的革命,我們處理的還是經典的二進制信息(即0或1,經典比特),信息傳輸和計算都基于經典物理學。 而隨著量子信息的誕生,這一條路逐漸發(fā)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正在催生著第二次信息革命,即一次完全屬于量子物理學的量子信息革命。 量子信息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即信息傳輸和計算都將直接植根于量子物理學。其中量子通信作為排頭兵,走在了這次信息革命的最前面,成為它的第一個突破點。 ![]() 量子通信與傳統(tǒng)通信相比,優(yōu)勢明顯(劉琪 制圖) 量子通信按照應用場景和所傳輸?shù)谋忍仡愋涂煞譃椤傲孔用荑分配”和“量子態(tài)傳輸”兩個方向。 量子比特: 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扎根于經典物理學,一個比特在特定時刻只有特定的狀態(tài),要么0,要么1,所有的計算都按照經典的物理學規(guī)律進行。 量子信息扎根于量子物理學,一個量子比特(qubit)就是0和1的疊加態(tài)。相比于一個經典比特只有0和1兩個值,一個量子比特的值有無限個。直觀來看就是把0和1當成兩個向量,一個量子比特可以是0和1這兩個向量的所有可能的組合。 ![]() 圖1. 表示量子比特的Bloch球,球面代表了一個量子比特所有可能的取值。來源Wikipedia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一個量子比特只含有零個經典比特的信息。因為一個經典比特是0或1,即兩個向量。而一個量子比特只是一個向量(0和1的向量合成),就好比一個經典比特只能取0,或者只能取1,信息量是零個比特。 其中,“量子密鑰”使用量子態(tài)不可克隆的特性來產生二進制密碼,為經典比特建立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通信。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復制(即克。┤魏我粋粒子的狀態(tài)前,首先都要測量這個狀態(tài)。但是量子態(tài)不同于經典狀態(tài),它非常脆弱,任何測量都會改變量子態(tài)本身(即令量子態(tài)坍縮),因此量子態(tài)無法被任意克隆。這就是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已經經過了數(shù)學上嚴格的證明。 竊聽者在竊聽經典信息的時候,等于復制了這份經典信息,使信息的原本接收者和竊聽者各獲得一份。但是在量子態(tài)傳輸時,因為無法克隆任意量子態(tài),于是在竊聽者竊聽攔截量子通訊的時候,就會銷毀他所截獲到的這個量子態(tài)。 在量子密碼里(如BB84協(xié)議),正是由于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光子被截獲時經過了測量,偏振狀態(tài)就發(fā)生了改變。接收方就會察覺密碼的錯誤,停止密碼通信。這也就確保了通信時量子密碼的安全性,從而也就保證了加密信息的安全性。 在傳輸量子比特時,由于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銷毀量子態(tài)就是銷毀了它所攜帶的量子比特,于是無論是接收者還是竊聽者都無法再獲得這個信息。通訊雙方會輕易察覺信息的丟失,因此量子比特本身具有絕對的保密性。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使得我們直接傳輸量子比特的時候,不用再建立量子密碼,而是直接依靠量子比特本身的安全性就可以做到信息不被竊取。 目前量子保密通信已經步入產業(yè)化階段,開始保護我們的信息安全;“量子隱形傳態(tài)”是利用量子糾纏來直接傳輸量子比特,它還處于基礎研究階段,未來將應用于量子計算機之間的直接通信。 ![]() 量子密鑰 目前實用化的量子密鑰分配是由查理斯.本內特(Charles Bennett)和吉勒.布拉薩(Gilles Brassard)在1984年提出的BB84協(xié)議。 該協(xié)議把密碼以密鑰的形式分配給信息的收發(fā)雙方,因此也稱作“量子密碼”。該協(xié)議利用光子的偏振態(tài)來傳輸信息。因為光子有兩個偏振方向,而且相互垂直,所以信息的發(fā)送者和接收者都可以簡單地選取90度的測量方式,即“+”;或45度的測量方式,即“×”,來測量光子。在90度的測量方式中,偏振方向“↑”代表0,偏振方向“→”代表1;在45度的測量方式中,偏振方向“↗”代表0,偏振方向“↘”代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