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在無線充電芯片設計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教授程林聯(lián)合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暨永雄課題組在無線充電芯片設計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者提出了一種用于諧振無線功率傳輸?shù)男滦蜔o線充電芯片架構。所提出的架構通過在單個功率級中實現(xiàn)整流、穩(wěn)壓和恒流-恒壓充電而實現(xiàn)了高效率和低成本,為今后無線充電芯片的設計提供一個高效的解決方案。該研究成果近日以A 6.78-MHz Single-Stage Wireless Charger With Constant-Current Constant-Voltage Charging Technique 為題發(fā)表于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期刊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上(JSSC, 2020, DOI:10.1109/JSSC.2019.2961852)。
無線充電作為未來充電技術的發(fā)展方向,在消費電子、生物醫(yī)療電子、物聯(lián)網(wǎng)以及電動汽車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得到了學術界和工業(yè)界的高度關注。與傳統(tǒng)有線充電具有穩(wěn)定的直流電壓相比,無線充電首先需要對交流輸出電壓進行整流和穩(wěn)壓。由于經(jīng)過多級功率處理,充電效率大大降低,并且嚴重限制了充電功率。針對無線充電芯片設計領域提高轉換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研究熱點,該研究基于3-Mode可重構諧振調節(jié)整流器的原理,通過在單個功率級中實現(xiàn)整流、穩(wěn)壓和恒流-恒壓充電功能,克服了現(xiàn)有芯片設計中需要兩級或三級級聯(lián)的缺點,從而大大提高了芯片轉化效率和集成度。此外,該研究中還提出了一種片上柵壓自舉技術,采用了一種自適應相位數(shù)控制的單輸入雙輸出倍壓器,將自舉電容集成在芯片上,進一步提高了芯片的集成度。最終測試結果表明該無線充電芯片在充電電流為1A和1.5A時,峰值效率分別可以達到92.3%和91.4%,驗證了所提技術的有效性。 論文中提出的無線充電芯片架構框圖 無線充電芯片照片 該論文第一單位為中國科大,程林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8959424 |